返回列表 发帖

[长线休闲] 2005春节黔桂湘之旅--桂北乡情

本帖最后由 trek-2 于 2012-1-31 12:21 编辑

< align=left><B>瑶寨之夜</B></P>
<>龙胜瑶寨本不是我们计划中的一站,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买到桂林到三江的车票,先要到龙胜转车,也许我们将错过这座至今仍让我惦念的充满温情的寨子。</P>
<>下午3点多抵达龙胜时,当天到三江的最后一班车的车票也已售罄,在龙胜过夜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在车站的问讯处偶然了解到,龙胜附近有一处瑶寨,距县城仅半小时的车程,于是决定利用在此逗留的一晚去瑶寨看看。坐上龙胜开往温泉的小巴,脑海中对瑶寨的唯一印象便是在阳朔青年旅馆门前看到的一张照片,一群身穿红衣的瑶族妇女在阳光下梳理着披散在胸前的长长的黑发。车刚驶出车站不久,便不断有在县城里采办了年货的瑶寨妇女在路边招手上车,一路上这是第一次看到身着民族服装的人,我们不禁兴奋起来。尽管在语言沟通上有些障碍,我们还是从她们口中打听到一些关于瑶寨的信息,龙胜到温泉的沿途上有山门、细门、蒙山和白面共四座瑶寨。就在和雨呆商量今晚到哪座寨子落脚时,车内一位来自蒙山瑶寨的婆婆和一位细门瑶寨的中年男子却为了谁的寨子最大而争论起来。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当即决定就到沿途最后一座瑶寨—白面瑶寨过夜。</P>
<>车行至白面瑶寨,下车后看到路边竖立着一幅巨大的旅游宣传板,画面的内容一如在阳朔看到的那张照片。此时已近5点,售票亭里的大姐依然十分敬业地坚守着岗位,一番讨价还价之后,20元的门票给我们打了个5折。从售票亭到寨门还要走一段近百米的石阶,抬阶而上,迎面一块凸出的巨石拦路,此石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岩”,据说是因为当年红军路过此地时曾坐在上面休息过。</P>
<></P>
<>寨子不大,只二三十户人家,散落在半山腰。寨门口的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向其中年龄稍长的孩子打听村长家的位置,得知这座寨子的负责人是一位姓黄的组长,刚好是其中一位女孩的爸爸,于是被这群好奇的孩子们簇拥着来到组长家。</P>
<></P>
<>进了门说明来意后,被组长请到厨房中温暖的火塘边坐下。我们来之前,家里刚刚杀完过年猪,大人们都在厨房里忙活着,案板上的猪肉仍在冒着丝丝热气。
</P>
<>

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慈祥的爷爷,恩爱的父母,还有一双聪颖、可爱的儿女,几乎满足了我对幸福之家的所有幻想,于是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纯朴的一家人。</P>
<></P>
<;P>特别是顽皮可爱的大树宝,对我们的数码相机充满了好奇,摆出各种Pose让我们拍照,俨然一位训练有素的小模特。
</P>
<;P></P>
<;P></P>
<;P></P>
<;P></P>
<;P>晚上,组长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吃杀猪菜,十几个人围坐在架着一口大铁锅的火塘边,吃着香喷喷的猪肉、喝着微辣的红薯酒,一起聊着瑶家人的生活。</P>
<;P></P>
<;P></P>
<;P>瑶族分为两支,红衣瑶和黑衣瑶,这座白面瑶寨就属于红衣瑶,年长的妇女平日依然还穿着民族服装,长长的黑发盘在额前,所以又有长发瑶之称。瑶家人也过春节,年三十晚上有抬花狗的风俗。就是将一只狗打扮起来,由几个人抬着,敲锣打鼓地在寨子里挨家挨户地拜年,凡是去过的人家都要给一些糯米饭或糖果作为利是。</P>
<;P></P>
<;P></P>
<;P>禁不住瑶家人的热情相劝,三五杯酒下肚的我已有些微微的醉意了。此时屋外传来阵阵锣鼓声,于是借故出去醒醒酒。原来是一群孩子在寨子里敲锣打鼓地四处乱窜,快乐地制造着喧闹。</P>
<;P></P>
<;P>回到屋里,火塘边又多了一位女子,是来找大树宝的妈妈商量孩子们办晚会的事儿。原来,村里的30多个孩子准备在初二晚上给寨子里的人办一场晚会,整台节目全部由孩子们自导自演,总策划和总导演就是组长正在读初一的女儿秋月。大人们都很支持孩子们的这一想法,对于这一代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的瑶家人来说,他们很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并且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们去改变寨子古老、落后的面貌。此刻,心中突然冒出留下来住几天的想法,希望能亲眼见证这台由孩子们办的春节晚会。临睡前,和雨呆说了自己的想法,不幸被她一票否决。于是,悻悻地闭上眼睛想象着孩子们演出时的情景,在寂静的夜里渐渐睡去。</P>
<;P>清晨醒来,阵阵诱人的香气弥漫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大树宝的妈妈正在火塘边忙碌着为我们炒打油茶,用粑粑果、花生、黄豆、糯米和茶叶等原料炒制的打油茶是瑶家人喜爱的饮品,淡淡的苦味中混合着糯米的香气。一口气喝了三大碗,便饱得不想再吃其它东西。</P>
<;P></P>
<;P>喝过打油茶,秋月一路送我们离开寨子,回望炊烟袅袅的寨子,心中多了一份牵挂。</P>
<;P></P>
<;P>告别瑶寨,时间尚早,于是沿着公路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不急着搭车回龙胜。碧绿的双龙江伴着公路在连绵的群山间一路向前奔流,不动声色地带给我们小小的惊喜。

</P>
<;P></P>
<;P>走到下一个寨子的路口,和到县城里办年货的瑶寨人一起等来了开往龙胜的小巴。旅途如人生一般总是充满了变数,不知道下一站又会有什么人在等着我们……</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 22:14:26编辑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侗寨风情

去程阳侗寨是为了看那里的风雨桥,又叫廊桥。记忆中关于廊桥最早的影像还是来自于那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廊桥遗梦》,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相遇的那座麦迪逊桥也因此而闻名天下,但比起程阳风雨桥的精致,造形朴素的麦迪逊桥则要逊色很多。

想必在这座廊桥上也曾经上演过许多侗寨男女们浪漫的爱情故事,而如今那些放不下的爱恨情愁早已消逝在悠悠的岁月之中,留下的只有这座已经失去了灵魂的精美的模型,和投影在记忆中的美丽倒影。

在侗乡,你每到一个寨子就一定会看到鼓楼,而且寨子里的每个姓氏都会建造自己的鼓楼,它是全寨人集会议事和休闲娱乐的场所。鼓楼的外形无论是四角形还是六角形,建造的层数都是单数,因为侗寨人相信单数吉利,会带来好运。

正在大寨的广场上全神贯注地拍摄鼓楼时,照片中这只大黑狗狂吠着向我猛扑过来,幸亏躲避及时才躲开了它的利齿。不知道欺负我是外乡人,还是把我当成了狗仔队,不过当我看到它们三个一起快乐玩耍时,尽管仍惊魂未定,还是忍不住躲在一旁当起了狗仔队。

在平铺鼓楼的门上看到一个很有特点的牌匾,从不同的角度看,分别写着“事在人为”、“境由心造”和“乐在其中”。也许正是这给予了侗寨人一份安慰与信心,使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有一份平和的心态。

在阴冷的冬季,寨子里的老人们常常会聚在鼓楼里温暖的火塘边打牌、聊天,偶而有游客到访,也会吹上一段芦笙,收一点钱做为鼓楼的修缮费用。

在侗寨的那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恰巧赶上寨子里很多人家忙着办喜事。侗寨人的婚俗很独特,通常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娶新娘过门;正月初一新娘要到河边给婆家挑水;初二婆家摆喜宴招待亲朋;初三送新娘回娘家,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挑着丰厚的财礼,一路吹吹打打地来到娘家,场面甚是壮观。由于鸡年没有立春这一天,民间传闻是寡妇年,所以很多新人都一改往日传统,纷纷赶在春节前结婚,因此使我们有幸感受了一回侗寨婚礼。早上路过平寨时,看到巷子里热气蒸腾,一户人家正在杀鸡宰鱼忙着准备当天的喜宴。

蒸糯米饭

炒花生

笋片炒肉

在寨子里转了一上午,路上时常看到带着礼物赶去吃喜酒的侗寨人。根据与新郎家关系的亲疏,关系一般的会挑上一担米,在米里插上二三十元的礼金和一张红纸;关系近点儿的,则会送上一大块猪肉或是一条已经腌好的酸鱼。

新郎家的门前摆了一张桌子,设有专人负责收取礼金,而且收到礼金后还要再返给送礼人一个红包,里面装着两三元钱不等,算是回礼。

与新郎家关系非同一般的人,送的礼品出手就要阔绰一些,而且来的时候都要在门前放上一挂鞭炮,为主人家添添喜气,于是一整天寨子里的鞭炮声都不绝于耳。

我们两个外乡人在人家门口转得久了,终于也得到邀请吃了回侗寨喜宴(当然不是白吃,我们也是随了礼的)。于是,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两顿并作一顿,美美地大吃了一顿,最后一路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回到住处。

在侗寨行走,几乎已经看不到穿着民族服装的侗寨人,只有年老的妇女还保持着传统打扮,梳着发髻,身穿式样简单的深蓝色布衣。好在,我们之后在三江县的侗寨民族博物馆里弥补了这个遗憾。

出行参考:

班车信息: 桂林—三江 7:40am;13:30pm 桂林—龙胜 每30分钟一班,车程2小时,14元/人。 龙胜—瑶寨 可乘龙胜到温泉方向的车,10分钟一班,车程30分钟,6元/人。 龙胜—三江 每30分钟一班,未班车18:00,12元/人,车程约3小时,正在修路,路况很差。 三江—程阳 可乘三江到林溪方向的车,每40分钟一班,至程阳16公里,车程40分钟,4元/人。

食宿: 在瑶寨可借宿在当地村民家里,走的时候不要忘了留10-20元/人作为食宿费。程阳侗寨由八个寨子组成,寨子里有几家“旅游定点接待户”,也就是家庭旅馆,主要集中在马鞍寨,一般10-20元/人,我们住在马鞍寨的鼓楼民族旅馆,凭窗可眺望永济风雨桥,视线很好,而且还有电热毯,在南方阴冷的冬天,犹如雪中送炭。只是店主一家人的态度总是冷冷的,不知是何原因。

门票: 白面门瑶寨门票20元/人,包括观看表演和品尝打油菜。如果另辟蹊径,相信可以找到逃票的路。程阳侗寨门票10元,只要不从寨门进寨就可以轻松逃票,可以让司机开过寨门口后在前面一点停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0 23:22:44编辑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