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户外安全常识] 雷电小常识

本帖最后由 榻榻米 于 2011-1-10 09:29 编辑

一、雷击发生地点

许多专家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雷击主要发生在傍晚时分至次日凌晨,山的南坡多于山的北坡;傍湖一面的山坡落雷多于背湖的另一面的山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高耸突出的房屋、烟囱、草垛等易遭受雷击;旷野中并不很高的房屋,如田野中供休息的草棚、瓜棚、凉亭等易遭受雷击屋脊、平顶屋屋角、女儿墙、突出物等易遭受雷击;旷野中持有金属物品的人容易遭受雷击;大树、枯老的树木、输电线、高架天线容易遭受雷击……

二、电闪雷鸣时是否安全呢?

据统计,遭受雷电袭击伤亡的大多数是在大树下避雨和在空旷环境活动的人。电闪雷鸣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安全呢?
 闪电实际上是一种放电现象。之所以会打雷、闪电,是由于在云的底部和云与地面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当达到或超过每米300500千伏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通常对人造成伤害的是云地闪。闪电的过程很快,人们看到的闪电只是短暂的一闪,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就已经产生了几次或几十次的放电过程,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判断自身是处在远雷暴还是近雷暴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听到雷声,通过与看见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因为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光的传播速度快,为30万公里每秒,而雷声的传播速度只有340每秒,比光速慢得多。
  如果看见闪电后在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附近300处;如果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的时间间隔5秒钟,就表示雷击发生在约1.6公里外的位置。(*300以内非常危险!1公里以外危险系数很小。)
  若当时处在空旷地方应立即双脚并拢、身体下蹲或就近到建筑物内躲避,但不能进入低矮亭子、草棚等没有防雷设施的地方。通常遭雷击的人是听不见雷声的,据雷击生还者说,当时耳边只有滋滋的撕烂布似的声音。

三、避雷方法

首先,要避免走进被淋湿或已经有水的地方。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它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能够避免被雷电击伤的地方,一般来说,是在离开山脊较低的台地或茂密的树林内,大岩石下也较好。但是,等到地面被淋湿之后,再开始移动就很危险。必须在下雨之前,迅速找到避难场所。如果要躲在大树或大岩石旁时,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
而要稍微离开这些隐蔽物。
根据研究,身高在这些树木和岩石高度的15110以下时,效果最为显著。
要注意的一点是,把带在身上的一切
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金属框的眼镜一定要拿下来。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手机。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
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以免万一受灾时造成更大灾害。

幸福很小如果你的心很大那幸福很可能就与你擦肩而过了.

让我想起了前年到华子尖山时的情景。
大连的天气预报从来不准,那次还真准了。
当时在一条小山脊上,雷雨来的很快。我们就近到了矮一点的地方,把登山杖、伞什么的全扔掉,披上防潮垫,老老实实的坐在地上。
闪电从头顶划过,在前边的山谷“啪”的劈响。屁股底下麻了一下......
幸亏前生没做什么太邪恶的事......
劫后余生,想来后怕。
奉劝大家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QQ:498659733;8848(让城别走)QQ群:1298434  

TOP

认真学习中……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TOP

学习了

TOP

学习了,但啥也没学会,

只知道这里危险,那里危险,

不知道哪里不危险。。。

TOP

还有一条长期的貌似经验实际上没啥道理的事情就是,经过英国科学家反复实验及理论论证,打手机跟被雷劈没任何关系。

电离作用最强的是宇宙射线,然后是紫外线。大气的臭氧层就是紫外线电离产生的,再次是自然光。而手机电磁波的电离作用比自然光还要弱。所以,如果打手机能造成被雷电击伤,那么就会产生打手电筒引雷的事件了。所谓的打手机遭遇雷击事件,其实只是因为你当是所处的位置很危险,打不打手机一样会被劈。

TOP

计划雨季去长白山,有两天时间都是在旷区作业,雷电是大灾害……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