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9
- 主题
- 0
- 组织分
- 0
- 义工分
- 0
- 活动分
- 0
- 总结分
- 0
- 游记好评
- 10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12-3-24
- 最后登录
- 2021-8-19
|
本帖最后由 滨海 于 2013-7-12 23:03 编辑
本次事件的原因(仅个人剖析,不怕大家拍砖)
第一,行程安排太过紧凑,上升海拔过快,没有合适海拔高度 ...
信用证 发表于 2013-7-11 16:17 
就证哥,老赛,凯龙和大家关于技术上的讨论说一些自已的浅见,当然我户外的资历较浅,没去走过什么高山大川的技术线路,但平时喜欢看一些户外方面的技术资料,重在参与吧,仅供参考。
1,我们探路之前一般都是在电脑上用GE做模拟穿越,自制点位航迹,当然有他人实测的路线和经验更好,这就是说在实际穿越活动中存在于我们头脑里的穿越画面应该是规划好的GE图,而你们手持机用等高线界面,二者有别,请注意此点,只看等高线图是否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导致实际路线与规划不符。当然遵循有路走路的原则另辟蹊径则另当别论 。
2,此次穿越的实际路线与规划路线偏差较大,发现不及时,克服的方法可否考虑一是使用循迹功能,二是开启航线偏离自动报警,设定报警值为50米以内,既可及时纠偏。
3,关于操作手持机时使用的画面,个人习惯不同,对等高线界面我是很少使用,建议更换。
4,从12年开始,支持户外的各种技术和终端有了质的飞跃,界面清晰度,方向自动感应,3D或基准画面等等,建议可以用来参考为户外所用,特别是做未知环境探路时可随时掌握周围的地形地貌,以便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只能以个人在户外的一些实际技术应用特点结合有关资料说一些技术上的方向和思路,浅薄冒昧及不当之处,可不予理睬。
用手机上网打字太不方便,就说这些吧。
最后再次向参与此次生命接力救援的所有好心人致敬!衷心祝卡嫂早日康复!祝驴友们出行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