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前几天,在一位穿越者的朋友的指点下,我浏览了这个帖子,恰好就在那前两天去庄河看氷瀑的路上,一位年轻的朋友也向我讲述了这件事以及网络上的反应和他个人的看法,这些都不由得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  她是有备而去。首先是她已经经历过在其它季节的穿越;2是她准备了十几个气罐、足够的防寒与食品等;3是对重量作了严格的控制……。她不仅有足够的体能,而且具备足够的智力与相当的经验(当然,这次她又收获了冬季个人穿越的宝贵经验)。

二  此人综合能力(或曰“实力”)绝非普通驴友所及,特别是发生在一位女性身上。抛开物质层面不说,单就其心理素质而言,绝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把大连市所有玩户外的人、包括那些爬过珠峰的人都拉出来,试问有几个人能达到她的境界?!心理素质这一项,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其重要性会远远大于很多物质因素。

三  伟人与精神病患者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但有着本质的、天壤之别。伟人是别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他都会“胸有成竹”,而精神病患者则是别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他全都不清楚。户外也是一样:冒险和探险只是一字之差,但也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上述第一、二条的说明,我们已经看到她是以一种积极、理性、认真的态度作了准备与实施。这次穿越是户外登山的壮举!是中国女性的骄傲!她的精神是我的榜样!人类是在勇于探索、不断地发现和纠正错误、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打拼出新天地,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我的朋友告诉我“网上大多数都是批评和否定意见”,我回答说,那就对了,因为大多数人没有那样的经历和经验。

四  好像有位先人曾经说过:“要登山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我总结出事故也要分高级错误还是低级错误。
AA.  在攀登高海拔的山峰时,我们经常听闻有人遇难、有时甚至整个队伍都消失了。其实他们在出发前肯定精心作了充分准备的。变幻莫测的天气、不稳定的冰裂以及人类的体能极限等,都可能造成悲剧,人们也对这些逝去的人抱有尊敬和怀念的心情。前两年中国媒体曾讨论过天津(?)的两位大学生登珠峰遇难“应不应该去?值得不值得?”的话题,我觉得很搞笑。登那样的山成败都是正常的,顶多可以从技术层面去做一些专业性的探讨。
BB. 反观近几年户外发生的数起死亡事故,有的是在南方的雨季里在河滩处露营;有的是领队轻率地带领不熟悉的体弱新人、还有的是为逃票而铤而走险……。无一不是领队或队员犯低级错误所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避免的。

五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玩户外,我经常与身边的人讲:相比那些成功的经验,我更关注的是那些失败的教训,它们更为有价值,分析那些血的教训会更为有效地避免我们今后不流血!但这种分析和讨论应该是平和的、理智的、而不应当是随意的谴责、更不应该无端谩骂。

六  大约在五、六年前,我曾经对别人说过:人类有着聪慧的大脑、掌握着先进生产技术技能,能够享受五星级宾馆的舒适生活条件,但这样还并不完整,不讲仿生学的深奥理论,人类也应该像野生动物那样具备适应和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这才是完整的。

七  每个人都有其喜好的领域,户外也是一样。我经常看到有些人爬完了富国公园或走完了滨海路后兴奋异常、表露出发自内心的愉悦。只要这种感觉是真挚的,那么这次活动对他来讲就是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同理,我们有的同学在陌生复杂的群山中,使用GPS定位,同时根据山体情况、参照GPS提供的信息选择前进路线、最终比较顺利地到达了预定目的地。我也曾与偶遇的测绘专业人士交流过“无论有何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遇到复杂地形时还是需要找当地人做向导”。我们有的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出家门,坐在沙发里玩、躺在床上玩,竟然能把个GPS熟练的玩出游戏机的境界来。这如果让GPS的设计者们知道了,他们肯定会喜出望外、佩服的五体投地!我们不应该随意评价哪种玩法对或者不对,就像我们成年人不应该指责未成年人“只会在游戏机上玩赛车、连连闯关、纵横驰骋,而不会在马路上开车”是一个道理。
1

评分人数

TOP

以下只是我为了躲避下班高峰随意打的几行字,我自己都感觉是比较低级、无聊的话题。
户外“高难,高险”活动,“求(援)救”是一个正常的基本项目,为此而相应的产生了救援组织,还有相应的物品,如求援用信号弹、烟雾弹,水中用的颜料弹、橙色气球等。如果此女预设了求救方案,就更加说明她对这次穿越作出了最充分的评估与准备,能够了解和利用社会力量为自己的穿越安全做保障,说明她不是那种到死都想不出如何解脱的“死心眼”,说明她不仅有足够的体力、足够的勇气、还具有足够的智慧!当然救援的相关问题并非这样简单,照理讲还应该包含“危险区域申报批准制度”、“人身意外保险”以及“对救援活动的经济补偿”等制度与法律方面的问题。但这是相关部门的责任,不是我们这样的人们的能够讨论与决定的。网络上的那些非议,也只是因为他们没涉足过户外,对于这样一些常识不了解,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户外论坛既然是论坛,就应该论、就可以谈,但不能只是抱着个笔记本坐在炕头上瞪着眼睛胡说八道,更要注意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随意的下结论。只有拉出去,才能看出谁是真英雄。冬季穿越太白也好,登珠峰也罢,他们都是在户外各个领域中的顶级英雄!我想到前几年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命漂亮、风度的女黑人赖斯为国务卿,马上就有中国的网民说她是小布什的“情妇”。鼠目寸光的小母鸡怎么能够了解展翅蓝天的雄鹰的目光所及?自己费了好大劲,也只能玩别人早已玩剩下的东西,然后再自我欣赏、自我表扬一番。
网络上的言论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看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反对的、否定的结论,人人都能轻易而为之,张口即来;积极地、有创意的建设性意见却需要运动自己的头脑、需要一定的经验、需要严谨的态度。
该回家了,以后再不为此话题发言。

TOP

读的不是太详细,分享一下经历:
上高中内前吧,住校,学生公寓安装了IC卡拨打电话。
那时候困难啊,无聊 ...
羽非飞 发表于 2011-10-12 16:33



对我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在我自己整理的户外安全事项中,是有112这一项的,前面的西安救护队似乎也提到过这一项,但现在看来也是不靠谱的。我至今为止也没有试验过,因为觉得那样会无端地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很感谢羽菲飞!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