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043
- 主题
- 99
- 组织分
- 5
- 义工分
- 0
- 活动分
- 250
- 总结分
- 14
- 游记好评
- 122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5-1-27
- 最后登录
- 2018-3-15
|
本帖最后由 野外 于 2012-5-30 18:54 编辑
我想说的是,自身内在因素是最重要的。
首先是身体锻炼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平素坐办公室很少锻炼,突然有一个强度比较大的活动,受伤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每周保持三至四次以上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受伤的几率就会大为减少。山民们几十年乃至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常年保持着那样的强度,就不容易受伤。我看到1.5米左右高的山区妇女,扛着二三十米长的毛竹,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下山,精神抖擞,身体的平衡性也非常好,就是常年劳动的结果。如果我们把麻将扑克、喝酒聚会、上网聊天等时间用在身体锻炼的话,每个人就都会有很宽裕的时间了,也就会减少受伤的可能性了。任何运动都要注意量和强度的大小、注意稳定而不是突然的增减。
有一定的体力是一回事,能够合理的运用体力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是另外一回事。上山的初始阶段不要着急,保证一个缓慢匀速的热身的过程;以腰为轴心,腰膝脚踝等处保持柔韧,让身体的上肢与下肢保持协调,大连人叫做“不别劲”。
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走出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节奏是最好的。
顺便说一下,驴友资深不资深并不是最重要的,就拿开车来说,有的人开了一辈子的车也是个二虎蛋子,有的年轻人虽然只有很短的驾龄,但手把很熟练。完全是一个道理。 |
-
1
评分人数
-
-
老赛:
支持游记好评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