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歇马山行

老太爷似乎也要考验一下我们,浓雾和雨雪几乎与我们全程相伴。攀升高度愈高,雾气愈浓,能见度也就愈低,二三十米以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视线,对辨别路径、确定方位极为不利;从开始上山到下山,纷纷扬扬的雪花就没有停过,愈接近山的顶部,坡度就愈大,脚下也踩不住,上山不易,下山就更难了,用两脚走是不可能了,只能坐在地上向下滑行。从早上7:40从山脚下出发—晚上8:10两脚踩到公路上,正好12.5个小时,我们一行11人全部安全地返回了。回顾一整天的经历,感觉以下几点构成了本次行动能够安全返回的基本条件:

一. 组织者的超强能力。除了坚强的体力和应付各种情况的经验以外,BEAR还具有顽强的意志、火热的爱心,是完成本次行动的首要条件,这也是为所有参加者所公认的。

二. 安全第一。[注意安全]、[注意脚下]等要求是这一路上最严厉、喊的最多的口令。

三. 比较周密的物质准备。除了正常物质准备以外,为了应付悬崖峭壁和雨雪寒冷天气,特地准备了攀岩用的绳索工具等,这为我们无论是前进还是后撤都得以有条不紊地应对。还有一点也是必须讲的:文哥的羊汤和炉头使我们全体成员在两扇门顶峰的风口上的滞留期间得以补充热量、度过饥寒交迫。

四. 及时地应变。1. 根据个人情况,自己选择负重或轻装;2. 考虑到路况不好,选择在农家吃饭,节省了户外做饭的麻烦和时间。过后再看,这都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这些都构成了这支队伍的很强凝聚力和组织性。陡峭的山路(特别是在峭壁上的两处凝结着冰雪的刀背石走了一个来回)、浓雾和雨雪,我们没有一个人受伤,是我们这次行动最成功、最值得夸耀的地方。

下山以后,回到老乡家里,大家看到热乎乎的饭菜后,当时的情景用3个形容词就可以完全概括地表达了,那就是:[饥寒交迫]、[六亲不认]和[狼吞虎咽]。

顺便要说的是,一些未与我们同行的TX看到天气不好,纷纷致电或短信,关注着我们的行动、关心着我们的安全、向我们通报天气和路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安全感、可信赖的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我们会克服面临的困难,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更周密地完善行动计划和物质准备。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想,权当抛砖引玉。

最后,借用一位伟大诗人的诗体做结尾:更喜歇马遍山雪,安全归来尽开颜。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