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召集贴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5916

http://www.trekker.cn/viewthread.php?tid=5987

二,实际路线

1,活动内容:长线雪地穿越,露营。

2,参与人员:油菜花,LEO99,狂徒,保守主义,JACKY,暴走旗手,BEAR

3,交通工具:包车前往,11座海狮(14座)。司机姓腾,电话:13940955178。人非常好。

车费2100元。注:本次活动费用相对较高,主要是包车得费用。以后得计划其他走法了。原来也想坐火车去,每人费用可以控制在100多。但是时间很仓促,可能会因为休息问题,导致体力下降,考虑走雪地,体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放弃了 0hwZrgO6.jpg

路线引子:老秃顶子位于本溪桓仁,周围有花脖山,牛毛大山,摩天岭,站在山顶可以看到群山环绕。一直以来老秃顶子和花脖山就有谁是辽宁最高峰之争,当然里面有旅游利益的驱动。这次在山顶GPS测得高度是1319米,误差3米。但是顶峰标高1367米

yQDz8Jhl.jpg

kDNasfDZ.jpg

另外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一直被誉为一座动植物的宝库。曾经也是当年东北抗联活跃的地方,这次活动虽然没有选在老秃顶子最美的夏秋季,但是也让我们体验了一次林海雪原的经历,体会了当年东北抗联的艰苦抗日环境。

乘车部分:详见LEO99的功略

徒步部分:详见LEO99的功略

最后总结:第一天6小时40分钟走了接近4公里。主要雪地穿越影响速度。

第二天4小时走了9公里,多是盘山路,但是有雪和冰,严重影响速度。

自我定级:D5*级。按时间算应该是E级,因为没有到1。5公里/小时的山地穿越速度和3。5公里/小时公路速度。所以降一级。

感谢所有同行的朋友们,这次活动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分担了领队不同的工作任务,集体成功的完成了一次雪地穿越。组织分希望按如下比例分配:

保守主义-10% LEO99-10% JACKY-10% 暴走旗手-10% 狂徒-5% 油菜花-5% BEAR--5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2 15:43:03编辑过]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三,总结

一, 个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其他路线,线路特点等。

这条路线本来并不难,没有什么险峻危险的地方。由于有上山的战备路,当地人可能很少走小路上山,所以在夏秋季走这条路线,有的地方可能植被很茂密,尤其在1200米以上。

ZuFsBaWq.jpg

XJjKbR4C.jpg

ZB3Ln4oJ.jpg

第一天的计划路线如果放在春秋无雪季节,只要3~4小时就可以走完。但是因为深至膝盖的雪,不但使速度降低,而且使体力消耗加大至少一倍。对于前面开路的队员体力消耗就更大了,尤其在上升阶段。这里特别想提到的是保守主义,他的体力,对山的感觉以及经验都非常好。

1N8oUnpl.jpg

1NJq1N2T.jpg hVFsI2OV.jpg

站在老秃顶子山顶可以清楚的看见多条上山的山脊,承放射状分布。由于每条路线下都有村子,尤其在北坡,所以估计每条山脊都有上山的小路。而战备路又是非常好的应急下山路线,很值得组织大规模围攻式爬山穿越。

w2qGECQi.jpg

SMU9GDR9.jpg

如果单独为了登老秃顶子,而不做穿越,或者从战备路上山的话,登老秃顶子都太容易了。所以很庆幸能有这么一次雪地经历。

二, 装备使用情况

这里只说一下公装的使用情况,个人装备评测请参加TX跟贴

装备整体使用约90%公装有:双人三季帐3顶,单人帐一顶,行走爪,绳子,气罐2.5,对讲*3、camp 4炉头*2、SP小炉头x1、4人套锅*2、地图攻略、GPS*2,技术镐一对。

帐篷不必说了,只是由于为了减轻重量没有使用四季帐, Tl05LKOu.jpg

行走抓:当时主要考虑紧急情况下可能使用,所以准备了一对,由于都是松雪,上山基本没用,下山由于战备路雪下有冰,所以给菜花用了,但是带着有点不合适。

OIvl0NUx.jpg

VgkCkAqu.jpg

绳子:只在17日晚营地做挂东西用了。当时也曾考虑过给探路的人和第二人做接组用,但因为看到所走山路都是土路,无大石头,倒木。突然深至没顶的雪坑应该不会有,而且探路人需要经常换,又没有安全带,只能靠结绳,非常费时间。所以没有使用。但现在考虑绳子应该带,而且应该接组。

炉头,套锅,气罐:在18日早饭时应该把三个炉头(包括备用炉头)都用上。以节省做饭时间。

对讲:领队和收队各带一个,另一个预备做独自探路时和电池无电时备用。

GPS:带了两个,一个公路部分用,一个穿越过程用

技术镐:没用,放在车上。

总结:一,以上装备带的都合适必要。

二,炉头使用欠考虑。另外下回会考虑根据地形接组。

三,没有雪履是这次穿越困难的原因,单独买即贵有不会使用几次,所以出行前曾考虑用柳条框盖做,但时间紧没实施。后来保守主义出了几个点子,觉得非常好,一,用树枝编制。二,用废弃的羽毛球拍做。

个人总结:1,鞋子不行了,GTX已经不防水了,涂了防水剂也只能挺一时。晚上到营地已经湿透了,虽然烤了一会,但是刚进帐篷十分钟,已经冻得再穿不上了。

2,7孔棉-12度的舒适温标还可以,

3,雪套应该大小合适,脚踝处有收紧,最好是前面有魔术贴的。

4,登山杖的雪盘对雪地行走重要。

5,冬季四季帐还是有优势的,尤其在大风天。

6,墨镜,雪镜,防水手套,绒帽,护脸都有必要。

食品计划完成情况

食品计划基本完成。

17日晚餐是火锅涮羊肉,3袋羊肉,两袋蔬菜,一盒午餐肉。主食自备。冬季户外食品应该除了考虑营养,重量,携带外,主要考虑的还是制作迅速,驱寒。

6WV0KJRZ.jpg

18日早餐方便面自备,袋装牛肉,蔬菜,

总结:觉得比较合理,参加的TX可以发表意见。火锅底料多买了一袋。

三, 路线完成情况(与计划路线比较,未完成部分原因)

上山前观察了一下雪情,并了解了当地人,当地人说雪到膝盖,有的地方更深。上不去。考虑后觉得可以试试,走到下午2点,看能走到那里,如果能按原计划走最好,如果2点以后,还跟原计划的露营地相差很远,就用预留的三个小时,原路下山。实际速度跟计划的差不多。

第一天路线基本按计划路线走的,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上山时没有走山脊,而是先走了一条机耕路,然后沿机耕路进到山谷里,一直沿山谷先走到两个山的鞍部。由于雪很厚,一般到小腿,深的地方可以到大腿,甚至腰。没有按原计划走到老秃顶子顶露营,而是在相差约900米的两座山的鞍部露营,后来看这个露营地比原定露营地要好,因为17日晚可以听见风很大,但是营地没有任何影响,相比较老秃顶子风会更大。另外还有一点老秃顶子上没有树,所以不会有可以篝火取暖的干材。对于一天里很多东西都湿了的我们,如果不能烤火取暖将非常痛苦。

第二天的路线基本改用备用计划走的,也就是沿战备道下山。改用备用计划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不够了。如果再有2个小时时间,基本还可以按原定计划走。在两个方面缺失了这两个小时时间。一,17日早上起床时间是5点半,但是整体队伍不够紧张,所以出发比预定时间晚了20分钟。出发后,走错了一段路,在刚出宽甸后,向灌水镇方向走了,发现错了以后又折回来重走,损失了大约40分钟。导致第一天没有走到计划中的露营地。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走了一个小时10分钟才登上老秃顶子,二,18日早上原定5点半起床,7点出发,但是又晚了20分钟,但这20分钟损失可以理解,因为天气很冷,很多东西要烤,(早上起来鞋都冻得都穿不上)。但是后来在老秃顶子吃饭用了两个小时,比预计多用了一个小时,主要原因是因为化雪烧水很慢。这里有我考虑不周的地方,没有考虑到男队员比较多,消耗的方便面也比较多,还是按照经验安排了两个炉头的原因。

总结如下:1,在出发前,要求队伍紧张,动作迅速。

2,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男女队员比例,按需求安排炉头,紧急时用备用炉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2 18:40:09编辑过]

2RwgMvIJ.jpg (96.81 KB)

老秃顶子穿越总结及攻略

2RwgMvIJ.jpg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十三, 路线上重要露营地,水源

因为山脊上山势比较平滑,整条穿越路线上露营地不少,几乎每个鞍部都可以,本次穿越无法确定其他季节的水源,但估计不会有,冬天肯定遍地都是。顶峰有大片露营地,而且有一个部队驻扎,可以要到水。

LYgeuRxB.jpg

十四, 路线上的主要危险。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次活动主要对付的是雪地穿越,而且路线上都是土地,没有大石头,准备充分应该危险性很小。其他季节可能危险性,难度,强度更小。

十五, 当地的人文,地理,地质,历史等重要知识。

次基本没有时间跟当地人接触,这方面知识没有了解。只在公路边见到过好像抗联的纪念碑。

十六, 当地的主要植被情况,主要的动植物知识。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大面积原生状态的森林,是一座动植物和微生物种资源的宝库。据调查,名贵药用植物有:人参、 党参、 贝母、天麻、木通、细辛、东北刺人参等300余种。食用植物如:蕨菜、薇菜、木耳、猴头蘑、榆黄蘑、元蘑等山珍更是丰富 多样。 栖息的野生动物约40多种,鸟类200多种,鱼类10余种。闻名世界的毛皮兽和动物性药材有:梅花鹿、金钱豹、东北熊、獐子、 水獭、黄鼬、蛤什蚂等。 86Fzuzux.jpg

以上跟花脖山差不多,这次都没见到,闻名中外的天女木兰也没有。五一来正事时候。植物见到落叶松,岳桦林,和灌木。还有野生猕猴桃,野生核桃。动物根本没见过,只听过有啄木鸟啄击树木的声音,17日晚有动物到营地溜达,早上起来看见了山鸡的脚印,行走中还见过狍子的脚印。 uXkmoqad.jpg

0JaAYtGj.jpg nvcQVOKJ.jpg jEuWByeL.jpg

十七, 气候特征

17日天气晴,微风,5度~-8度。夜间山里气温估计在-13度

18日天气晴,微风,5度~-9度。

十八:路线图绘制(比例图,航拍图,照片描述均可),GPS数据

详见LEO99的路线分析。

rCjcrGT1.jpg

59ceGlEM.png

十九:其他曾经使用过的功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2 16:58:23编辑过]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以下是引用静石在2007-3-22 8:20:11的发言:

祝贺穿越成功!

从活动准备、实施到总结,堪称经典!

同全体参加活动的朋友,谢谢静版表扬。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