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赛 当前离线
仲裁委
总领队
评分人数
TOP
赛哥的分析挺好!我再提点自己的理解哈:高反绝大部分出现在半夜,我想:这个时段,虽然人体对氧 ... 纳木措 发表于 2013-7-9 10:14
关于降低自身氧气的消耗量的思考: 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然后参与血液循环,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为 ... 老赛 发表于 2013-7-8 23:22
先说第一部分,重装对发生严重高反的影响。 写这个的时候犹豫了2天,因为要想论证必须有实例,总会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1:19
论坛连续2年组织川西高原重装穿越,连续2年出事,是纯偶然吗? 两年的组织形式完全一样,均是4000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1:35
左顾右盼、前思后想,我现在终于同意那谁和那谁谁谁的想法了,高原重装是导致高原病的最重要的诱因,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1:48
很多户外爱好者都去过西藏,也长时间滞留在4km以上的海拔,为什么在西藏得高原病的很少?至少这里没发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1:53
同样的川西,老沙组织去过,姐夫他们也去过若干次,为什么都无事? 可能有人说是运气,但我认为安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2:00
综上,我认为重装高原穿越,是2次川西队伍高原病的重要诱因。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2:03
也许有人会说,穿越者的风格就是重装穿越,再说,我背着那40斤的包也没觉得累呀,我就是体力好,没办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2:03
以上这些分析你认可吗?若不认可欢迎各种探讨, 若部分认可,那就需要考虑一下,是否还要坚持高原重装徒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2:14
关于高原重装穿越,我的认识就这些了,总之,从现在开始,我反对4km以上的高原重装徒步。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2:23
低海拔的人上到高原,受各种因素影响,不论轻装或者重装,不论徒步或者自驾,都存在高反的可能。 高反的因素有很多,但各种因素对导致高原病的权重不同,也许差别很大。 就好比只要是人都可能得肺癌,但吸烟人群得肺癌的比例就要大很多,这个是经过统计学得出的科学结论。高反分析难就难在过程不能重现。 不否认重装加重身体耗氧量,但是选择重装,是户外的一个玩法,不能因本论坛的事件而全盘否定重装高原穿越。 轻装和重装是户外的不同玩法不假,但高原重装极有可能是玩命,那么为何不选择更安全更舒适的玩法? 飞得高 发表于 2013-7-10 22:24
完全错。 1、没人说过穿越者的风格是重装穿越,穿越者的根本风格是安全、安全、再安全,其他一切都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0 22:08
向导和背夫那是职业,或者专业队员,那没有可比性。 按高海拔地区常驻的居民看,他们也没有负 ... 独享 发表于 2013-7-10 23:19
也是第15楼-18楼的回复 重装和高反没有必然的联系: 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找不到发生高反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任何原因都不能肯定导致高反,这大概就是你说的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重装导致氧气消耗增大,从而导致进一步缺氧,而缺氧是高反的必要条件,那么重装和高反的联系是不是很大? 出行之前,通过拉练来实现身体对重装穿越的识别和能力的提高,在低海拔预先适应这种状态了,再去高海拔穿越。这和我们习惯了轻装徒步穿越是一个道理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需要氧气的含量是相同的)。 一年重装拉链几次就能适应或习惯重装徒步了?我想除了劳动力市场每天抗水泥袋子的力工,没人能习惯重装徒步。 关于向导和背夫:他们只是帮助我们解决了不走错路和负重的问题。 1.在近郊的大黑山或是远郊的庄河一带也都有出险的先例,不走错路完全可以通过前期的攻略解决,关键是攻略做的扎实与否、安全意识的强与否。 攻略总有失误的时候,安全意识强否更多的时候也是自己的感觉。 2.我们习惯了轻装穿越,所以去高海拔也轻装的话,高反也许会轻点。同理,我们预先在低海拔就习惯了负重穿越,那么,到了高海拔也负重穿越的话,同样高反也许会轻点的。 这也能习惯?! 老赛说的前后不连贯,没有说服力哈 个人认为逻辑相当清楚了,不知道你怎么看的。 在论坛上研究这些也是为我们以后走得更远,没其他的意思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说自话,观众们也需要自己动脑分析理解 独享 发表于 2013-7-10 23:41
爬山为什么?想体验什么?把这个定下来也许才方便讨论。 重装无向导肯定风险大,但若追求的就是这,那就只 ... 格格巫 发表于 2013-7-11 22:23
第一部分 无向导无背夫的高原重装穿越 第二部分 队员对高反的态度和即时兴奋度 第三部分 突发性大运动量 第四部分 行军速度控制及落后队员的心理状态 第五部分 其他因素. 老赛 发表于 2013-7-8 23:22
第二部分 队员对高反的态度和即时兴奋度 中国足球唯一的一次冲进世界杯,当时的口号是:态度决定一切。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1 23:35
所以,作为高反准备贴的这种写法,我认为说明了卡当时的几种心态: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1 23:40
认为自身不会高反的态度,可能就会导致下面的一些情况发生: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1 23:48
1、不注意控制自己的兴奋度,初上高原后可能会过度兴奋,大声说笑。。。 2、不注意大量补充饮水。。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1 23:54
初登高原的过程,90在他的游记里对他本人的心里描述非常详细,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要从游记里学经验、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1 23:57
第五部分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有很多,大家有很多讨论,没有更多特别想说的,这里就讨论一下水。 水是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2 00:19
baidu的高反资料都说喝水预防高反,是因为水能促进血液循环,而人体供养是靠血液的,另外就是水能利尿(利尿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2 00:30
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饮水? 资料都说每天应该饮用3L的水,这个我很赞同,3L,记住这个量。 饮水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2 00:33
不知道川西队员们都喝的什么水,帖子里问了下90,应该是凉开水、矿泉水、河流水三中全会吧? 如果 ... 老赛 发表于 2013-7-12 00:39
昨天我单位附近斑马线上被撞了一个人,我现在想今天是不是就不走了。。。。。。 郁闷 凯龙 发表于 2013-7-12 08:32
从一些爬雪山,甚至登珠峰的游记来看, 很多队员都有在营地喝:红茶加糖的习惯。 所以至少红茶加糖 ... 庐山 发表于 2013-7-12 12:48
对于老赛说的无向导无背夫是穿越者的一种鲜明风格,这事我咋不知道呢... 格日乐 发表于 2013-7-12 12:58
对于高原徒步是否请背夫和向导的问题,还是要看各人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徒步的目的,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 ... leo99 发表于 2013-7-12 11:29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分析下这里面包含着什么道理。 ... 庐山 发表于 2013-7-12 12:35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并没有把向导和背夫与是否出事联系起来,在想写这个帖子之前,我个人主观上 ... 格日乐 发表于 2013-7-12 13:13
还真有这事?那不是自我检讨吗,看下面帖子: 老赛 发表于 2013-7-12 13:18
严重同意!! 13#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并没有把向导和背夫与是否出事联系起来,在想写这个帖子 ... 凯龙 发表于 2013-7-12 14:13
感谢老赛开这个帖子,大家可以学习、借鉴很多东西。 我比较认可你另外一句话“忽然发现长线活动是个很复 ... 凯龙 发表于 2013-7-12 15:34
谈高原反应,只谈吸氧量,是个伪命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一下,人吸氧的目的是什么?氧都是为人体哪些器官服务的?如果把人体器官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内在的质变解决好,应能更好解决高反问题。 ... 速游 发表于 2013-7-12 17:05
我认为赛哥之前的分析很有道理,唯独这一楼层有关“红景天”的内容 似乎偏离了科学的依据。同 ... 纳木措 发表于 2013-7-12 18:30
学习笔记: 一 高原长距离穿越有危险 (1) 严重高反不是小概率事件(连续2年出现,) (2) 其它 ... 迷路 发表于 2013-7-12 22:31
3500米以上的重装徒步从来没试过,也不太敢试,也不认为在底海拨适应了重装,去高海拨也能适应。 去年非洲 ... 林栖 发表于 2013-7-13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