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51
- 主题
- 10
- 组织分
- 0
- 义工分
- 0
- 活动分
- 48
- 总结分
- 6
- 游记好评
- 60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3-6-25
- 最后登录
- 2015-8-21
|
敬请 详细描述 攀登过程及心理路程 ···· 
攀登过程:
D1:早上进毕棚沟,借用商业队的大帐篷,东西收拾停当后,开始徒步毕棚沟进行适应海拔,此处海拔3600米。
D2:早上8:50出发C1营地,我背负24斤装备,4人的技术装备请了一位背夫。4个半小时后到达C1营地,此处海拔4400米。
D3:早上9:50出发,安全带、高山靴、主锁快挂、菊绳辅绳和扁带穿戴上,接近C2营地前的一段雪坡下,换上冰爪,2人结组上升(大雪造成地面松雪较多,所以没架设路绳)。
6个小时后到达C2营地,此处海拔5000米左右。
D4:早上5点起床,6点出发(出发时间偏晚),全套技术装备和路绳。开始时,乱石坡个人行走,大雪坡下开始4人结组行走;到达70°冰雪坡前,小镐先锋架设保护站,其他 人上 升器、大搞跟攀。冰裂缝区,采用四人结组保护,冲顶前的大雪坡借用商业队路绳(付费),采用上升器或抓结上升。到达顶峰10点57分,此处海拔5430米。
下撤至C1已经是下午6点,商量后决定连夜下撤至BC,到达BC时间是夜里12点。
D5:BC早起后,找车返回理县—成都。夜宿成都四号工厂青旅。
心理路程:
这个不太好表述,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压力是不同的。
由于个人理解攀登和徒步、穿越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心理差别也比较大,徒步、穿越的安全保障主要依靠个人,攀登的安全保障主要来自团队。
从最初计划半脊峰的热血澎湃;练习攀岩、行走、结组保护等等之后发现技术差距太大,安全保障无法做到满意而开始犹豫;到最后磨合完成,技术训练结束的满满信心,这是个复杂的过程,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吧。
整个攀登过程中,在做决定时的心理压力还是要比徒步时强烈些,缺乏足够经验是主要原因,以前多次的高海拔徒步经验在这里基本没用。所以如果您没有一个强大的、经验丰富的团队来支持的话,建议还是选择商业队进行雪山攀登尝试。 |
-
2
评分人数
-
-
阿红姐姐:
谢谢游记好评 + 1
-
信用证:
有能力尝试一些雪线确实不错!游记好评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