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
1、在保护区生篝火的问题。长白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一部分,除非万不得以,否则个人认为在保护区核心区生篝火、做饭取暖绝非良策,一来穿越本身就对保护区植被有一定的损害,二来篝火的污染和残留还是存在的。
2、关于D3夜行景区公路的问题。如信用证所说,回头想想,当时最好的选择还是在与景区公路交汇的机耕路上宿营,第二天绕道出景区。当晚夜行景区公路,一则队员都比较疲惫,二则当来车时,队员在黑暗环境下迅速跳入景区公路两侧,由于对地形不明,存在较大受伤的隐患。如果真有人因此受伤,可以说是很不值得的。(信用卡等几人就不幸跳进了臭水沟,所幸没有受伤)
3、关于集体跳栅栏逃票的问题。无论如何,16人浩浩荡荡的背着背包,成队的跳出景区的栅栏,无论从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态度上,都难成风雅。个人认为这样做除了被抓的风险大以外,更多是有可能让别人对背包客产生不认同感。
4、以上反思说的比较多,不算中听,但求中肯。 
反思很好!各位驴友应该引我为戒。
虫子的总结很实际,也是一种忠告。
也希望其他的驴友发表自己的这种看法,我喜欢大家讲实话,感受和建议。
目的是为我们的下一次出行快乐、安全做防范和警告。
我也一直在反思这些问题,并且应该不能只停留在光说不练的层次上。
野外生篝火,对环境的影响倒不至于怎样。但是,在保护区的防火期内生火是非常不道义的事情,并且违法。当然了,防火期在野外生火本身就是不该做的事情。我们恰恰经常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即使不生篝火,用气罐点火也是一种不道义的做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待大家讨论。除非大家不进这些自然保护区。可是,作为驴友,不去有景色的地方,人少去的的地方,又该去哪里呢?
我想,以后这种大锅灶的生火方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是要禁止了。以后还是多用类似于姐夫、晓佛、孟姜女、封建、文哥、leo99这样的MSR&普世马等热效率高的两人套锅吧,尽量在帐篷内或者帐厅内两人把伙食搞定。当然了,何种方式当论地而定。总之,这个问题是要反思的——防火期内如何开伙?
景区逃票。这个问题也一直是驴友津津乐道的问题。国外是开辟户外线路,提供一定的户外资源供喜好这种徒步、攀岩、溪降、溯溪……等运动人士用。东北还没有一条这样的资源可利用。长白山收每人800元资源费的西坡到北坡或者北坡到西坡的这种线路不知道算不算?总之,总是翻墙、翻景区大门是不道义的,而且确实要给背包人士的素质大打折扣。十几人的队伍从景区大门飞身而过,我看到保安都瞠目结舌了。
我想,我们还是研究那些野山吧,虽然有时也不道义,但是总比这样在景区内招摇过市要好得多。
夜行本身就存在不安全因素,尤其是黑灯瞎火不开灯的这种被迫的刺激方式,完全不可取。本来走在公路上是安全的,但为了隐蔽目标,导致大家如过街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并且是向未知的区域,如同自杀方式的隐藏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次的事情是严重违背了安全第一的宗旨。
我是必须要向大家检讨的。
每次总结我组织的活动,都有该检讨的地方,怎么弄呢?
感谢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