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伤病预防和恢复] 夏季健身,提防热疾病

夏天来了,户外活动千万不要忘记预防热疾病。

热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热痉挛 症状为:肌肉痉挛、出大汗、疲劳等;二、热衰竭 症状为:极度软弱、多汗、皮肤湿冷、心率加快、头痛、恶心、衰竭等;三、中暑 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体温急剧升高、晕厥、虚脱或神志模糊等。

热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夏季健身是要注意防止热疾病的发生,有的人以为在烈日暴晒下劳动或运动才会发生中暑,其实闷热、湿热环境也会造成热疾病。

热环境下健身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若没睡好觉,第二天最好不要锻炼,或者减少运动量。2、尽量选择凉爽的时间段和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3、选择吸汗服装,不要穿紧身运动装。锻炼中若有条件可以经常往脸上、身上洒些水,帮助散热。4、提前补充水分。运动前补充一些水,运动中不断补充一些水,最好补充淡盐水。5、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高温时间段最好不要到室外运动。6、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

如果发生热疾病,不要慌张,马上把病人送到阴凉通风处,适当补充水分,严重者向医生求治。

同在蓝天白云下
共作健康快乐人

上次大黑山之行就有部分同学有类似症状!

谢谢吉普大哥的提醒!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每个户外人为了自己的安全,都应该关注和牢记的事情,应该会自我诊断,自我救治.感谢吉普车.

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如果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的病人,要根据现有条件给予降温处理。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温,救助者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救助者还应不时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凉饮料、糖盐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促使病人苏醒。出现呕吐的,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如果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大量活动过度疲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等。促使病人苏醒。然后给予足量的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因此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再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则后果将比上次中暑更加严重。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多多看几遍,好记住!
QQ:314266513  微信号:wang_changming

TOP

关于户外运动高温损害的探讨(ZT)

激烈运动使身体产生热的速度极为惊人,马拉松跑者可以每小时制造超过1000千卡的热量。这样的产热速度之下,如果身体不能把热量散去,将每两分钟体温上升摄氏一度,十分钟后就达到足以使全身多种器官之细胞受到热伤害,也就是中暑的体温。因此,在身体散热不良的情况下,例如闷热潮湿无风的环境、透气性不佳的衣着、导致排汗减少的身体状况如脱水或药物如抗组织胺等,较不激烈的运动也可在较长时间后导致中暑。暴露于环境高温而无有效的热散失可导致中暑痉挛,中暑或中暑衰竭。急性(如强烈用力3~4小时)或长期(10~12日)暴露于高温并过多出汗而又得不到液体摄入的代偿,可导致脱水,钠和钾的缺失及低血容量。伴发的呕吐和腹泻又可促进液体的丧失。蒸发是最重要的散热源,但它取决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高时散热效果差。因此高的环境湿度(可降低出汗的冷效应)和长期强力活动(增加肌肉的产热)可增加高温损害的危险性。年龄,肥胖,慢性酒精中毒,虚弱和很多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吩噻嗪类,很多治疗精神病的药物,酒精,可卡因)可增加对高温损害,特别是中暑的易感性。 所以户外运动喝酒是不利的。

国内医学界对高温损害的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高温损害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其中重症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讲这么多是不是有些乱。高温损害的研究很少有人去做的。

  1。先谈谈中暑衰竭、热衰竭

  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大量出汗,所致的过多的液体和电解质丢失而引起的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暴露在高温下,特别是在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出汗引起大量的体液丢失,盐(电解质)也随体液丢失。使循环系统和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热衰竭(虚脱),热衰竭似乎很严重但少见。

  1。1中暑衰竭、热衰竭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   主要症状是乏力、虚弱、焦虑和大汗。因为受热,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站立时容易晕倒。心跳缓慢、脉搏细弱、皮肤湿冷苍白、凉而滑腻;可能出现精神障碍,体液丢失,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虚脱或昏厥。出现上述症状通常可诊断为热衰竭。

  过多的出汗但未及时补充液体而可引起中暑衰竭伴疲乏,虚弱和焦虑。接着发生循环虚脱而可见缓慢而纤细的脉搏;血压低而不易测知;皮肤冷而苍白,粘腻;精神障碍,继之出现休克样神志不清。核心体温在38。3~40。6℃之间。长时间站立于高温环境促发的轻度中暑衰竭(因血液淤积于热扩张的下肢血管)的症状为亚正常体温和单纯性昏厥。

 诊断   引起循环虚脱的中暑衰竭应该与胰岛素休克,中毒,出血或外伤性休克相区别。通常有高温环境暴露史,缺乏液体的补充,无其他可见的原因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可作为诊断的足够依据。

  1。2预后   除非长时间循环衰竭,中暑衰竭、热衰竭通常是短暂的,预后也是好的。

  1。3治疗

  主要治疗是补充液体与电解质。必须恢复正常血容量,保证足够的脑灌注。   病人应平卧或头稍低位,每数分钟口服少量含微盐的凉水或运动员饮用的电解质饮料。将患者移至温度较低的环境。   有时需要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很少需要用心脏兴奋剂或血浆扩容剂(白蛋白,右旋糖酐);如果使用,应小心给予,以免容量过负荷。

  补充水分后,患者常常可以迅速地完全恢复。   如果治疗1小时后血压仍然较低、脉搏缓慢,应怀疑有其他情况。

  2。中 暑(日射病;中暑性热)---是散热功能不足或障碍引起的——危险的——高热。

  中暑是指人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不能充分出汗降低体温而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   症状通常发展很快,需要立即处理。如果脱水,又不能充分出汗来散热,体温可能升高到危险水平,导致中暑。某些疾病患者如硬皮病和囊性纤维变性,出汗功能降低,中暑的危险性增加。

  2。1中暑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    中暑发展很快。在症状突发前,有时有头痛、头晕、乏力等先兆,但不一定出现。通常出汗减少。皮肤灼热,发红,常干燥。脉率迅速加快,可达160~180次/分;呼吸通常加快。但血压通常很少受影响。肛门测量体温可升至40℃~41℃,患者常常有“着了火”的感觉。体温达到41℃是预后严重的指标,如果再高1度,常常会引起死亡。

  短暂的定向力障碍,并很快出现神志丧失、昏迷或痉挛。——根据队员的描述,宁倩就出现过定向力障碍,这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死亡前可有循环衰竭。 中暑如不及时治疗,经数小时极高体温后,存活者可有永久性大脑等内部器官害,往往会导致死亡。   老年人、身体虚弱的病人和饮酒过度的人,预后更严重。   通常根据暴露于高温环境,突然发生的皮肤灼热,干燥,发红伴体温>40℃,脉速及神志错乱或神志不清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中暑。中暑还应该和与食物,化学或药物中毒区别。排除急性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和中毒性休克。任何可能促发中暑的药物均应考虑到。

  2。2中暑的预后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   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2。3治疗

  中暑应立即采取强力的急救措施。——措施不及时的话会死人的。   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   在等待转运期间,应用湿被单或衣物包裹,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河流、水池、溪谷,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降温,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

  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避免过冷。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控制惊厥。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   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3。中暑痉挛、热痉挛——因过多的液体摄入但不补充钠所致的体力活动诱发的横纹肌痉挛

  因过多的液体摄入但不补充钠所致的体力活动诱发的横纹肌痉挛。   在高温(>38℃)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包括钠、钾和镁)过量丢失引起。当出汗过多液体丢失而仅仅补充水份时,体力活动后可发生中暑痉挛。该结果是钠,偶尔钾和镁的相对丢失之故。

  中暑痉挛常见于在高温下的体力劳动者(如炼钢工人,矿工),穿防寒衣过度的登山或滑雪者,网球运动员和其他周末运动员,以及不适应热和干燥气候大量隐性出汗的人,后者蒸发快而使过多的出汗几乎不被发觉。 3。1中暑痉挛、热痉挛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   中暑痉挛常突然发作,首先四肢肌肉受累,表现为剧烈疼痛和腕足痉挛而使手足无法活动。常常是发作性的,痉挛性肌肉感觉呈硬结状。若痉挛仅累及腹肌,疼痛可类似急腹症。肌肉变硬、紧张、松弛困难。

  生命体征通常正常。皮肤可干热或凉而粘腻,主要取决于湿度。

  3。2预防和治疗

  中暑痉挛通常是可以预防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饮含氯化钠的液体或吃含氯化钠的食物,能预防和很快缓解中暑痉挛。氯化钠片剂常可用于预防,但可能引起对胃的刺激,过量时可导致水肿,所以不鼓励服用这类片剂。 若病人不能吃或饮,需用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这种情况很少。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觉得有必要将中暑,骨折,扭搓伤等户外常见伤,整理后做一个专辑,便于以后大家和救援查询.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高温天气坚持拉练 一驴友爬山中暑身亡(转贴去年一件事) 近日气温屡创新高,对于深圳不少爱登山的驴友来说,正是“夏练三伏”的好时机。然而,驴友“老远”却在拉练途中,中暑身亡。此事一经传来,在知名驴友论坛——深圳磨坊引起轩然大波。

日前,在深圳磨房论坛里,网友“红树林的一只鸟”发表了题为“7月16日三水事情过程”的帖子,讲述了7月16日高温天气下,多名驴友坚持拉练“三水”线路,一个名叫“老远”的驴友中途不幸中暑死亡一事。

该网友在帖中介绍,16日早上8时,6名驴友从龙岗坪山水祖坑出发,“老远”一直处于第一梯队中。下午13时许,拉练队伍在走到一名叫火烧天的山头时,忽然发现不见了“老远”。驴友们立即转身寻找,不久发现“老远”倒在路边草窝里。驴友们当即对他进行人工急救,并拨打110和120请求支援。由于拉练线路山高路陡,傍晚7时许,医务人员赶到时,“老远”已经死亡。

有专家指出,中暑的死亡率往往高达20-70%,在炎热的天气下,市民应采取措施,多方注意,以防中暑:在室内尽量打开窗户,利用风扇或空气调节以保持通爽凉快;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下做剧烈运动;如要外出,可穿浅色、宽松和通风的衣物,戴上帽子或伞以阻挡阳光直射及帮助散热;在酷热的天气下,不应作长程的登山或远足等活动;户外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后;应补充足够水分,以防脱水现象;避免喝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和酒类等利尿饮品;不应留在停泊的车子内;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向医生求诊。

转载或同时还请大家注意一个救援问题,13点事故发生,救援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http://www.8264.cn/12396.html
要做到徒步爱好者里网球最好,         网球爱好者里游泳最好,         游泳爱好者里排球最好,         排球爱好者里羽毛球最好,         羽毛球爱好者里足球最好,         足球爱好者里乒乓球最好,什么?你都厉害?!我倒,来咱俩弹玻璃球。嘻嘻

TOP

bear的帖子详细,收藏。
同在蓝天白云下
共作健康快乐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