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今天你锻炼了吗? 所有有四姑娘计划的朋友请进

如果你的计划仅仅是在某一条沟里随便逛逛那就罢了。

但无论你是要登大峰,还是长坪毕棚的对沟穿越,从现在开始保质保量身体锻炼都已经非常必要了。十一的计划到现在只有五十天了。

大刘他们九月有个玉珠峰计划,就是几个月前登四姑娘大峰的那几个人,现在已经开始大强度高频度的训练了。我们的这次四姑娘之行虽然不及玉珠强度大,但是他们的训练计划却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http://www.ziyouren.cn/bbs/dispbbs.asp?BoardID=47&id=19577&replyID=254310&star=2&skin=

17楼有老鹰的写得相当详细的训练计划,是否适用于我们,恐怕也需要进一步确认。

以下是几个注意事项,突然想起来的,不一定对,大家都来注意或补充吧。

1、很多同学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包括我),从今天开始,这个习惯必须逐渐修正,从现在开始,每天睡觉时间不能晚于十一点,半月后提前到十点。大家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那谁谁和谁谁,别天天熬夜了,把需要的工作清早作吧。

2、注意最近一两个月的饮食和营养,具体如何来做我还说不好,需要查找好的资料或咨询高人,至少我想,天天腐败喝酒是一定不成的,而且到底吃什么也该有个讲究说法了。

3、尽可能的保证训练量,可能的话,最好平日每天都能有一小时的训练。周末不少于六小时。当然,我们不是纯粹的登雪山,训练也不能找那些太枯燥的形式。所以,大家也都出出主意,用怎样的方式,既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又能够不枯燥有点意思,最好还便于大家交流感情,熟悉之间的配合。

4、必要的话分批次的请几位有相关经验的大侠们聚一聚,请教一些相对具体些的问题,争取让更多的人在走之前对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困难有个预知,并知道大体的解决方案。景色的美丽我们希望越惊喜越好,但是关于安全我们一点都不需要惊喜,最好统统扼杀在萌芽状态。

看到的,都跟帖说句话了。

另外,我们的具体计划梭斐鱼已经作了一个相对很成熟的方案,拿出来大家也讨论一下吧。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没有意思让我们每个人也像自由族那种方式方法来锻炼,毕竟那是爬雪山,而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讲,不想把玩搞得太机械。认真是必需的,但训练也好,准备也好,最好还是有些乐趣和新意在里面。

这里只是在督促大家,你是否开始重视身体锻炼了?你是否还是每天坐办公室、早晚出一趟门就是唯一的运动了?那样恐怕是坚决不行的了。

日常的活动,还是以大家各自的锻炼为主,毕竟每个人喜欢的项目不同,相互间的距离也不近,时间更是难以协调,坛子里的每周三(彩虹雨发起),以及每周二、五的爬台阶(天鹰、卓尔、东子)都在坚持,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参加,当然也不强求。

现在天气还比较热,负重的穿越恐怕很多同学都有抗拒心理,所有最近两三周的周末,恐怕也已近郊的清晨穿越或夜登为主。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尽量参加,也希望大家能够出头来组织。毕竟近郊的线路都很成熟,相关的线路介绍都非常全面了,招呼一下就成,没有很多的麻烦,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下午在大刘店里坐了一会儿,然后从莲花小区穿到贝壳馆,用时一个小时,在贝壳馆往下下的时候稍微费点近,那里的山背劈了以后特别抖,如果晚上走,下山是个问题。

楼梯只爬了两趟,重新数了一下,是291阶。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小高:我们的锻炼计划,基本上都在坛子上摆着呢,一起参加阿。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13日清晨,不,应该说是半夜,手机声响,原来是看流星雨的家伙们例行骚扰,好梦荡然无存,郁闷。

13日清晨六点,去赶702,等了十多分钟不见车来,电话短消息给珊瑚:不要等我了,你们先走吧。

珊瑚回电:飞鸟要二十分钟才能过来,你不用着急,反正也要等飞鸟……

我答:飞鸟的话你也信?!

·¥¥……——*……¥%#¥%·

结果在民航疗养院门口,在我姗姗来迟十分钟后,飞鸟和飞狐晃晃悠悠的来了,而且,飞狐是一身山地穿越打扮(穿着登山鞋,走了一段说脚踝疼,半路撤离),飞鸟是一身上海游泳打扮(拎着一个塑料袋,装着早餐和洗漱用品,后来还放到我的背包里)。

在后续的滨海路附中过程中,飞鸟的表现,实在是——

不说了。

另外,简单测了一下速度,(去之前对珊瑚的速度很是不解):

珊瑚的步伐平均245步/分钟,按0.6米/步计算,平均速度为2.45米/秒,即8.82公里/小时。

当然,珊瑚在这个速度下的步伐能否达到0.6米/步有待验证。

另外,从民航疗养院到燕窝岭25分钟,到北大桥西头是42分钟。打车测过距离的可以反推一下。还有这一段,因为有一双登山鞋跟着,所以还不是最快的成绩。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上周加了几次班,连续四天很晚回家,锻炼计划也当然都谈不上了。

周末爬大黑山,背了约35斤的东西,上到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时,大腿肌肉开始抽筋。

其实,这也是老毛病了,几乎每一次负重的行走都会出现,而且每一次都出现在第一天。

问过大刘,说是腿部力量不足,没别的毛病。我想恐怕还跟挺长时间不负重,一下子负重这么大有关。

督促自己,还是应该按计划走。不能偷懒阿。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今天爬台阶,看老树和珊瑚都是背着三十斤左右的重量,十三趟。

他们几乎是隔天一练。吃饭时,老树还提起了去年十一前,准备稻城卢咕湖穿越的人都非常齐心的集中在一起拉练的事情。相比而言,我们这次四姑娘队伍的拉链状态就差得太多了。

即使请背夫,也只是一小段,不大可能全程有背夫陪同的。虽然体力不是我们唯一需要准备的东西,但却是必需的东西。也是我们非常有效的自保手段。

现在对大家的体能状况,我能够做到心里有数的不超过三个人。

已经进入九月,负重的爬升训练必须开始了。而且到了二十号以后只能进行些恢复性的训练。大家的身体的底子也许比普通大众要好一点点,但还都没有到上高原也可以吃老本的地步。

都动起来吧,装满你的背包,留给大家拉体能的实践已经不多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走,人多了训练不会枯燥。

在高原,有高反的会是大多数,恐怕会有很多人是在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的状态下完成穿越,甚至有人坚持不到上垭口的那一刻。

四姑娘,远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轻松。

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行走,以健康为前提,以心情做支撑,以置身自然当目的,以合作的团队算收获。

TOP

返回列表